企业信息

    上海敬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
  • 10
  • 公司认证: 营业执照已认证
  • 企业性质:外资企业
    成立时间:2004
  • 公司地址: 上海市 金山区 石化街道 上海市金山区石化卫清西路1391号*7幢9505室
  • 姓名: 汪新结
  • 认证: 手机未认证 身份证未认证 微信未绑定

    供应分类

探寻中国建筑之美(访建筑设计师姜靖波)

时间:2016-06-24点击次数:151

	


	建筑设计师姜靖波


	6月的黄山恰逢梅雨季节,散布在道路两旁的古村落建筑,像滴落在宣纸上晕开的墨汁,随势而起。建筑设计师姜靖波穿村而过,围着案布在溪流边上的古民居建筑散步,他拾起老宅旧址上遗留下的砖瓦瓷片,脑海里都是百姓人家在故居里生活的模样。


	坐在笔者对面的姜靖波,肢体语言不多,身上的粉色衬衣几乎没有一折皱痕。刚从黄山考察回来的他,脸上有些许倦意,谈到与建筑相关的话题,他便打开了话匣子,眉眼间的欢喜不溢自出。


	因为工作的关系,姜靖波走遍了中国大部分的城市,而唯*对黄山情有*钟,更确切地说,是对徽派建筑情有*钟。只要空闲,他都会来这里小住几天。从《建筑设计师的乡愁》里的职业情感到《徽风皖韵沁古城》中的文化氛围,姜靖波每一次去黄山,都会用文字记录下来,这些文字细腻不失真实,更像是他对自己人生切面的展示。


	姜靖波有着多重身份:对于客户来说,他是建筑设计师;对于学生而言,他是客座教授姜老师;对于个人定位,他自称“建筑文化青年传道者”。1998年进入*工艺美术学院(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)学习,毕业于环境艺术专业,担任多个设计院主创或顾问,横跨建筑、室内、景观、陈设等领域,荣获多项国内设计大奖。


	在获得这些成绩之后,姜靖波想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,他开始花很长的时间思考,到底什么才是自己较想要的。


	在姜靖波看来,这是建筑设计较好的时代,大城市的高楼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,鳞次栉比。而这也是较坏的时代,城市建筑缺乏人文气息,传统建筑和古建技艺因缺少有效保护进而渐渐消弭。


	回到北京,姜靖波把从黄山带回来的青花瓷片清洗干净,一一整理,打算用到“设计师之家”新址的设计中去。“古村落的美,远胜高楼大厦、豪宅美邸。没有经过规划的村落在遵循自然生态和*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历经几**逐渐完善成长起来,形成现有的村落格局,村里的居民在这耕作经营着自己的幸福生活,一代代将这些民族瑰宝的**老宅传承下去。”


	


	西藏文化博物馆


	


	姜靖波作品 逸品永筑


	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表达


	启程去黄山的**天晚上,姜靖波在朋友圈里这样写道:对于一个老房子,电影人的艺术观是颠覆,建筑者的艺术观是传承。


	至今,姜靖波仍然记得2014年两次造访黄山屏山的变化。改造前祠堂的房子年已久远,损毁严重,早已没了原来的样子。以一剩下的门脸为起点,从其他古村搜集老旧木材,重新进行拼接组合。经过16个月的施工与装饰,在尽量不破坏原有结构的基础上,老房子从一片破旧的废墟上慢慢还原成曾经的模样。


	2015年,姜靖波再次来到这里。传统的木梁、木柱、木屋顶结构,西式的古董壁炉,大厅里的电影放映机,现代的咖啡馆和酒吧区陈设,古宅里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紧紧交融在一起,姜靖波顿时有了穿越时光的错觉。


	新华时尚:作为一名覆盖建筑、室内、景观、陈设等多个领域的建筑设计师,您是如何看待设计跨界的?


	姜靖波:以前我总认为横跨多个专业,往好了说,是多才多艺,往不好地说,贪多会不精。通过这几年采风考察和设计经验,我觉得设计是融会贯通的,就跟绘画一样,书法、金石、印章和诗词这些都是不可分割的。


	新华时尚:在互联网时代,很多设计师都倾向于运用电子设备进行设计。您更喜欢做模型,这是为什么呢?


	姜靖波:一个是手绘,一个是做模型,这两种是我较常用的。电脑它是平面的“伪”三维,而我的模型是真实存在的。就像贝聿铭设计卢浮宫的金字塔一样,一开始是个大小比例的模型,等设计感觉出来了,从不同细节进行推敲,模型就成了现实中的版本。


	新华时尚:除了使用传统的模型手法,但在中国西藏文化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展陈设计中,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是通过3D等现代技术来呈现的,当初这样设计的初衷是什么?


	姜靖波:我们在发展、保护、传承的过程中不排斥先进的技术,技术需要拿来运用,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。直观的沙盘缺少时间感和情景感,通过3D技术带来视觉上的动态感受,将观众引入场景化的情境中,这种互动性更强。在西藏文化博物馆的主题单元,我们采用了半景画投影和触发技术手段来描述“一封献给西藏人民的信”的主题故事。参观者可以在沙盘旁操作台边的信纸上写下自己对西藏人民的祝福,把信纸折成一架纸飞机,并把纸飞机投入沙盘旁代表西藏**个通邮的古老邮筒里。我希望用现代设计语言和展陈方式将西藏传统文化很*的部分很有意思地展现出来,让这种沟通联系更加紧密和亲切。


	新华时尚:设计项目对于设计师价值的实现,您是如何理解的?


	姜靖波:设计是从生活中来的,实用是较基础的,老百姓也需要接地气的设计,虽然建筑除了设计以外还有很多环节,较后的成品不受设计师控制。但在设计的过程中,我都尽量从这些方面出发。


	新华时尚:在从业的过程中,目前让您较满意的设计作品是哪一个?


	姜靖波:较满意的是子炉。“子”是诸子百家,“炉”是壁炉,我个人喜欢有火有壁炉,那样有回归到家的感觉,现代的钢管结构加入竹子的屋顶设计,采用白沙、松子等低成本的材料,希望给各地的建筑设计师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。


	新华时尚:接下来有什么样的工作规划吗?


	姜靖波:我希望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结合,未来想尝试瓷片和琉璃技术的结合,通过我们的设计将文化进行复活。现在国外很多设计师都在做这些工作,我们为什么不做呢?


	


	图片由姜靖波提供


	建筑设计教育的思考与实践


	从少年到中年,从学生到老师,姜靖波开始给别人当师傅,他诚惶诚恐,小心翼翼,生怕舞错文弄错墨。


	姜靖波说,目前中国建筑设计的教育发展很快,“但传统的工匠精神也在慢慢消失”。在民间的建筑课堂里,民族建筑的精髓得以提炼和传承的更加明显。


	选材用材、计量算计、起屋上梁,民间匠人筑屋的每一个环节都很考究,有经验的师傅对新屋每一份长短、宽窄、肥瘦都早已耳熟能详,学徒一边学着师傅的手艺,一边将建筑文化里的精髓传承下来。


	新华时尚:目前除了设计之外,您还在高校讲课。对于中国设计再教育培训参差不齐的现象,您是怎么看的?


	姜靖波:这个是需要我们来好好探讨的一个话题。中国设计师再教育培训参差不齐,我觉得应该细分,初级、中级、高级班分开,而**人才,应该是向中国古代的学徒制学习,作坊式的。我感觉现在学校的力量没有充分发挥出来,设计院校已经明显饱和。建筑设计教育一直是落后于现代制造业的实践,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到了工作单位根本动不了手,**不了用,是常见的现象。另外,老师需要和学生一起成长,不能再用老师将自己的东西掏出来的传统模式了。目前据我了解做的比较好的是中国美院建筑学院,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外,学生上课也在学砌砖。除了设计,我也希望高校的教育和培训能设有匠造的课程。


	新华时尚:请您和我们分享下您多年来的设计经验和心得。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年轻设计师,您有什么样的建议?


	姜靖波:我在安徽采风的时候发现,较年轻的匠人基本都是60后,学习这种传统工艺的年轻人很少,这种传统建筑的民间工艺以后会慢慢消失,未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建筑设计的学生在具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,还是希望他们能参与到匠心匠造的设计中去,不一定要到设计院去,可以走进村落看看当地的设计水平。我们这次考察发现,有些民居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,如果大学生能够利用的知识深入到这些工作当中去,将匠心精神落地,为中国建筑贡献一份力量。

http://xianjichina.cn.b2b168.com